登录 手机阅读
  • 花生阅读App

第四章 横练功夫走天下

  • 小说:做公司最需要的人
  • 作者:做公司最需要的人
  • 字数:325274
  • 更新时间:2021-10-09 18:41:43

职场之上,能力就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是独当一面的潇洒,就是胜过他人的生产力、战斗力。你有无能力,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能力,时间长了总会显现,你会因为拥有这样的资本而笑傲职场。

你能独当一面吗什么是独当一面呢?独当一面不是简单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极强的综合能力和资源协调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分为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的深度,在一个分工细化的内部,独当一面的能力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深度,在对外协作方面的工作,独当一面的能力往往更是综合技能的体现。

在职场上,独当一面的员工无须其他人操太多心,他就会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他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把问题留给领导。这种员工无疑最受企业的欢迎与领导的信任。

公元前二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匈奴迅速强大起来,有“控弦之士三十万”。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杀得大败,几乎被俘。以后的汉文帝、汉景帝因国力不济,只好与匈奴和亲,忍辱负重。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展开了气势如虹的反击。

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是在公元前123年的漠南之战中。当时霍去病仅仅18岁。汉武帝看到年青的霍去病有将才之相,便不拘一格降人才,封其为嫖姚校尉,挑选了800名精锐骑兵归他指挥。他率领这800骑兵,远离大部队数百里,对匈奴首脑部分发起闪电般的袭击,杀敌2000多人,内有多名匈奴贵族。汉武帝大喜,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成功地指挥了河西之战,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这一战,他指挥数万骑兵,迂回数千里,消灭了数万匈奴,接着又接受了匈奴浑邪王的投降。河西之战后,西汉完全收复了河西走廊,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匈奴民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描写的就是这一战对匈奴造成的严重后果。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参加了漠北决战。他指挥东路军,卫青指挥西路军。两人各指挥5万骑兵,另有数十万步卒提供后勤补给。霍去病对匈奴左贤王部进行攻击,消灭匈奴7万多人,自己仅损失1万人。取得汉匈战争史上的最大胜利。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上建立高坛庆祝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

霍去病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成为一个大汉朝的柱国将军呢?其实,这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后天培养的。因为他志向远大,并且为此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汉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在漠北决战着,他能够独立指挥一路军,独当一面,这是与他的勤奋分不开的。

作为员工,要怎样才能独当一面?

首先要敢于拍板,敢于抉择,并为此负责。事事缩头,“安全第一”的“老油条”是成不了大气的。古人云:“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当你面临着需要随机决断的事务时,必须要有这个勇气和能力,做出正确的决定。试想,古代一方大将镇守边关,他是不可能事事请示皇帝的。对于领导者来说,他们只要你的结果,至于过程,那是你应该想的事情。

其次,要有自己的思维,而这个思维是不轻易被他人意见所左右的。如果一个人的想法太容易受他人左右,那么他就会被身边的人影响,左右不定。他需要的只是汲收正确的意见,而同时也要有力排众议的能力。因为他相信自己独特的眼光,他想出来的办法和“点子”,不一定很正统,但是一定很有效。

第三,你至少得对你自己的领域熟悉,皇帝就必须擅长用人和把握国家大势,将军就必须擅长行军打仗,宰相就必须擅长操持行政。即便是一个卖红薯的,你也一定要知道怎么样把一个红薯烤得好吃。否则,用什么去独当一面呢?任何一项单独的事务,都是需要专家去解决的。

第四,你不必是所有领域的专家,实际上,很多开国皇帝都算不上战场上的高手。独当一面不是说所有的事你都要做,但起码你要能够说清楚,能够提出清晰的思路以及解决办法,能够协调和整合资源,并以此完成既定目标。

如果你有志于在职场大展拳脚,你就一定要培养独当一面的能力,否则你永远只会是一个“跑”的。

【公司物语】

工作后的能力培养一定来自于实际的工作中,而不是纸上谈兵的泛泛而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能力也来源于实践中。只要从小做起,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并且善于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工作的方方面面,你自然能够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

把你的才华展现出来别老说你的才华没有显示出来,没有显示出来的不叫才华,最多叫潜力。如果你的老板还没有发现你的才华,先别急着抱怨,别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老板头上,而是应该学会展示自己。老板只有一双眼睛,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我们选择老板的目的不在于频繁跳槽,而是要在一位英明的领导下成就自己。想明白一点,你就应该首先让老板看见你,认可你,欣赏你。

许多人把“跳槽”看作一种改变自身境遇的机会,希冀着通过工作的更换,达到升职加薪、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等目的。不过,如果你已经换了很多位老板,却仍然没有得到重用,那就可能不是老板的问题了,而是你自身存在着问题。也许你跟对了老板,却没有机会让老板了解你的才华!

如果你的运气够好,真的遇上了一名“伯乐”,那么这么多的千里马,你不一定是唯一等着他赏识的。他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发现,甚至发掘你的特长和潜质。倘若因为老板一时忽视,而一味地怨天尤人,甚至动不动就盘算着“另谋高就”,那么你很容易错失好老板,这就非常可惜了。你要做的不应是抱怨,而是学会展示自己。只有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

固然,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工作,让成绩替自己说话,但是,请别陷入极端,认为成绩就是一切。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让老板分心的事很多,而且掌管大局的他不可能事事都知晓,不可能清楚每一个下属的展现甚至潜质。所以,对于仍然偏安一隅希望老板主动垂青的员工,不如自己早做准备,主动出击。否则,就算跟对了老板,也未必能鱼龙入海。

一个叫张黔的博士在进入微软时,由李开复主持面试。面试过程中,除了回答李开复的问题以外,张黔还在合适的时机提醒李开复说:“我们还没有谈到某某方面的事情,而我觉得它对这个工作岗位很重要。”她所说的那个领域也正是她自己的强项。

最后,张黔说:“你对我有没有什么顾虑?”当时,李开复对张黔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所疑虑,于是就进一步问张黔一些这方面的问题。张黔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结果,李开复雇用了这名善于自我推销的应聘者。后来,张黔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里最出色的中国博士,曾被MIT的《科技评论》评为“世界百名青年创新学者”之一。

把你的才华与强项展现出来,你才能与众不同。众所周知,在“超级女声”中成名的张靓颖,唱功与音质是她的强项,也是许多粉丝钟情于她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很多演唱会现场,张靓颖会秀一秀自己的清唱本领,特别是“海豚音”,更是她引人尖叫的不二法门。

【公司物语】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有哪些强项?快找出来,运用到你的工作与交际中去。如果你对自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从小到大我做什么事情是最出色的?我的事业发展在今后最需要哪些能力?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培养自己的强项。只有把自己做强后,才可能把自己做大。

勇于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一个优秀的员工,除了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外,还应该是一个不畏惧困难,并能勇于向困难挑战的人。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一个员工获得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晋升加薪的重要筹码。

1997年8月,海尔为了发展整体卫浴设施的生产,将33岁的魏小娥被派往日本,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期间她发现,试模期废品率一般都在30%~60%,设备调试正常后,废品率为2%。为什么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呢?日本人认为这不可能做到。然而作为海尔人,魏小娥的标准是100%。“要干就要争第一”,三周后,魏小娥带着先进的技术知识和赶超日本人的信念回到了海尔。

半年后,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来华,见到已是卫浴分厂厂长的魏小娥。面对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操作熟练的员工和100%合格的产品,他惊呆了:“有几个问题曾使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却最终没有成功。日本卫浴产品的现场脏乱不堪,你们是怎样做到现场清洁的?2%的废品率、5%的不良品率天经地义,你们又是怎样达到我们连想也不敢想的100%的合格率的呢?”“用心!”魏小娥的回答又让他大吃一惊。用心,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一天,很晚下班的魏小娥吃饭的时候仍在想怎么解决“毛边”的问题。突然看到女儿用的卷笔刀的铅笔粉末都落在一个小盒里。由此得到启示,她顾不上吃饭,便在灯下画起了图纸。就这样,一个专门接毛边的“废料盒”诞生了,也就避免了毛边落在现场或原料上,解决了板材的黑点问题。后来,因魏小娥在原料中无意发现了一根头发,她马上就给操作工统一制作了衣、帽,并要求统一剪短发。这样又一个可能出现2%废品的原因被消灭在萌芽中。终于,100%——这个被日本人认为“不可能”的合格率,魏小娥做到了。

事实上,每一位老板心目中的理想员工都是有奋斗进取精神、迎着工作压力勇于向高难度工作挑战的人。而能够正确面对压力,通过积极的努力,化压力为动力,最终出色完成任务的员工,将会在同事中脱颖而出,最终得到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一个不敢向高难度工作挑战的人,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相反,那些敢于挑战的人却很容易得到老板的青睐。因此,当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的工作摆在我们面前时,不要考虑去如何躲避它,更不要浪费时间去想糟糕的结局,不断重复“我不可能完成”的想法,那等于在提前上演失败。

摩根少年时代开始游历北美西北部和欧洲,并在德国哥西根大学接受教育。从哥西根大学毕业后,摩根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相当出色。但他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经常害得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有何贵干?”摩根感觉到对方焦急的心情。“啊!先生,我有件事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立刻处理掉。这些咖啡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作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可以买下这船咖啡?很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这事很着急吗?”摩根盯住来人。“是很急,否则这样的咖啡怎么这么便宜。”说着,便拿出咖啡的样品。

“我买下了。”摩根瞥了一眼样品答道。“摩根先生,您这年轻人,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与样品一样呢?”他的同伴见摩根轻率地买下这船还没亲眼见质量的咖啡,在一旁提醒道。

这位同伴提醒的并不假。当时,经济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之事屡见不鲜。光在买卖咖啡方面,邓肯公司就数次遭暗算。

“我知道了,但这次是不会上当的,我们应该践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力。当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吓了一身冷汗:“这混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邓肯这样严厉指责摩根:“快去,把交易给我退掉,否则损失你自己赔偿!”摩根与邓肯决裂了。

摩根决心一赌,在他父亲的帮助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经卖咖啡人的介绍,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

就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两三倍。而摩根的咖啡囤积居奇,出售价格翻出收购价格几倍。

事实上,在当今这个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只有率先取得优势地位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胜出,而这种“优势地位”的取得除了需要投资者精准的眼光、独到的判断能力外,还需要有向高难度工作挑战的勇气。

拿破仑说:“没有人能阻止你成为最出色的人,只有你自己。”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只要有可能,就要积极地扩展自己的职责,增加自己的工作难度,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主动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这样短期或许不会收到什么好效果,但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学到更多东西,用不了多久,你的个人价值在公司就会不断攀升。难度决定高度,一个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勇于挑战,并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是任何老板都在寻找的人,这样的人也就不愁没有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机会。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更多积极进取的员工来实现,更多的成就和业绩需要那些不断超越自我的员工来创造。永远不知满足才能超越平庸、成就完美。

开动大脑,用智慧去工作分析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绩的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除了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之外,都给自己留下了一些思考的时间。

据说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用了十年的时间。他曾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着这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做长时间的思考罢了。”卡笛尔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实验的英国学者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名学生依然伏在工作台上,于是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又问:“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答:“我也在工作。”

又问:“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

答:“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在工作。”

这时,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我们工作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中,生产、职能、办公、后勤等部门齐全,不管你身处哪个岗位,首先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尽心尽力,多做事,多做实事,干好本职工作。当然,除了埋头苦干外,平时也要多思考,要善于思考。在工作中,我们要珍惜思维中的任何一点闪光的火花,多跑多看勤思考。无论对什么事物,都要在脑中转一个“为什么”,都力求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还要在与他人交流中激活思维,这样,久而久之,你的思维能力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在以前,大多数工厂里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所以只需要员工用手或用脚工作就可以了。然而到了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工作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传统的熟练工人,同时更需要能够适应新形势,用大脑积极寻找方法去工作的新型员工,他们才是市场经济中最受欢迎的人。

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竞争无比激烈的今天,企业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及金钱去雇用一些不爱动脑的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拥有创意及应变能力的员工,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员工。一个企业总经理对他的员工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体力,而需要你带着你的大脑来工作。”这也就是说,在当今的经济条件下,一个好员工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凭智慧解决问题。

一天,一个制造工厂的首席执行官决定到基层转转,进行他的“走动式管理”。正当他四处走动的时候,他碰上了一个名叫特德的设备操作员,很明显特德正无事可做。他便问特德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员工解释说,他正在等一个技术员来校准设备。这个时候,特德也不失时机地向首席执行官抱怨自己已经等该技术员很长时间了,电话打了好几次,还不见人来。

首席执行官问:“特德,请你告诉我,这台设备你用了多长时间了?”

特德回答说:“哦,先生,我想大概有20年了。”

首席执行官继续说:“特德,你是不是告诉我,用了20年你还不知道如何校准这台设备?这很难让人相信。因为我知道你可能是我们最好的机械师。”

“哦,先生,”特德自豪地回答,“我闭上眼睛都能校准这个设备。但你知道,校准设备不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描述上说了,期望我使用这台设备,并将校准方面的问题报告给技术员,但不必修理设备。我不想让任何人烦恼。”

首席执行官忍住自己的沮丧,邀请这位设备操作员到办公室,并请他拿出一份工作描述。“我要告诉你,”首席执行官说,“我们将为你写一份更有意义的全新的工作描述。”首席执行官再没有说其他的话,就将那份工作描述撕掉了,并很快在一张新表上写了点什么东西,递给了特德。

新的工作描述就一句话:“用你的脑子。”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不动脑子混日子的工作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人要想工作顺利,就得用智慧工作,时常动动脑子。

一家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一个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条20米长,但直径只有15厘米的管道,而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拐了五个弯。他们开始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后来,一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母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它。公鼠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因此,人们很容易地把那根线的一端和电线连在了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解决。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此得到了同事们的喜欢和老板的嘉奖。

这进一步说明了,凡是在单位里很受欢迎的金牌员工,都是有着真正的智慧的员工,善于找方法的员工。只要有真正的大智慧,才能游刃职场。

【公司物语】

努力工作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多动脑,多思考,凭智慧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做出成绩,进而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成功并非想象的那么难初进职场时,许多人都满腔热情、胸怀抱负,想在职场中大展宏图,步步高升。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对职场的认识,一连串的打击迎面而来:企业人才济济,经验和能力远在自己之上的同事不乏其人;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一切得重新开始;想晋升,一看周围竞争对手们你争我斗,都在瞄准那个位置,一旦失去了可能要干等好几年;想跳出去创业,却发现连条门路和创业的资金也没有……这些想法一下就使自己跌进了冰窖,从此心灰意冷,认为成功比登天还难。

的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职场的成功法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成功的只有顶端的少数,大部分人处在职场的最底端,成了别人指挥的对象;看起来成功真的像登山那么艰难,这一思想也正是导致职场人士成败的根源,许多人处在山底下的时候就被吓住了,而少数人却一路攀登,在蒸蒸日上的同时欣赏高处的美景。

一位韩国学生于1965年前往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有一个习惯:利用喝下午茶的时间,跑去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去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在这些成功人士中,有许多社会上的顶尖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大牌学术权威和一些著名企业家。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都把自己的成功看得很自然,似乎顺理成章。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在国内时,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故意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借此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学心理学的他,认为很有必要去研究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惊喜异常,认为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却没有一个人敢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果然,这本书后来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它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成功很简单: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一切自然会成功。也正是受这点启发,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成败的秘密所在:成功像高峰一样,许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而没有明白质变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道理,如果想一步登天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但如果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和跳跃,成功就成了必然到达的目的地。如果看破了这一点,成功就变成自然而然的容易事。在职场中,阻碍你成功的,让你不敢采取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而不是事情本来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虽然看起来有一些障碍,但只要付诸努力,等你成功时回过头来看看你所经历的困难,不过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差别只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10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多一个微笑、演出时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伟大的哲学家冯·哈耶克告诫道:“如果我们多设定一些有限定的目标,多一分耐心,多一点谦恭,那么,我们事实上倒能够进步得更快且事半功倍;如果我们自以为是地坚信我们这一代人具有超越一切的智能及洞察力并以此为傲,那么我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事倍功半。”

成功就是每天在各方面持续不断地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卓越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奇迹的人,正是那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也许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企业中优秀的一员,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努力,一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每天小小的改变,日积月累会有大大的不同。

纽约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新的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威尔森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原来,威尔森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他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能力的储备工作。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坚持每天提高自己。作为一个销售部的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有很多,但自己不会法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顿。因此,他早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这些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他是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的呢?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术了。”

威尔森能够应对多变的形式,就是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个人,如果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挡得住他最终的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虽然只有一点点,可是我们仍在进步,仍在前进。怕就怕止步不前,这样你永远都成功不了。成功与失败往往只差这么一点点,每天多做一点点,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公司物语】

成功是能量聚积到临界程度后自然爆发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人眼界的拓展,学识的提高,能力的长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工作成绩的取得,都是一个持续努力、逐步积累的过程,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总和。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系列小成绩累积而成的。

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在当今的职场中,企业一旦出现了危机,裁员就成了企业压缩成本的最后的武器。残酷的现实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没有工作的人难找工作;而有工作的则人人自危,担心工作不保。只有那些不可替代的员工,才可能在竞争或者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常常会有一些员工抱怨企业没有给自己施展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总是在想自己到公司几年了还是不能得到上司的重视,薪水与职位还是和刚来时一样,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而且还有随时离职的可能。这时候不要再抱怨公司、抱怨上司了,先好好想一想自己身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吧。首先,你拥有可以被公司重视并给你表现机会的技能吗?其次,那些被重用、晋升的员工身上有的那些技能你具备吗?

我们所在的企业,可能有比你我更平庸的人,当然也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在很有优势的人中,你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呢?

在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里面有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临时工。他的职位只是个在厨房打下手的小杂工,平时所做的不过是洗菜、择菜、切菜的零散工作,偶尔在用餐时间繁忙的时候还要帮忙端盘子送菜。

就是这么一个杂工,却有一手做苹果甜品的绝活:他能把两只苹果的果肉放到一个苹果中去。虽然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菜,却深得一位很有地位的贵妇人的钟爱。她在品尝过后,特意约见了做这道甜品的小厨师。这位贵妇人在这家酒店长期包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但是一年也来不了几次。但只要她每次到这里来,就会指名点这位小厨师做的苹果甜点。

这家酒店,由于不断进行经营风格上的调整,因此几乎每年都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遇到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的规模会更大。然而,不起眼的小厨师却能够年年稳住自己的位子。后来,酒店的总裁告诉小厨师,那位贵妇人是他们酒店最重要的客人,而他因此也成了酒店不可或缺的人。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职场中同样如此。因为只有竞争才能使行业进步,只有出现危机,我们才会迫使自己进步,以适应大环境的前进步伐。想要自己在竞争中,保持稳稳地,就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位。

一个人可不可以被替代,不取决于你从事的岗位有多重要,而是取决你能在你的岗位上做到别人都无法做出的成绩。就像登山一样,你只要登临顶峰,俯瞰群峰,才知道自己的高度。

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人生的成功,就必须使自己具备有别于常人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超越自我的激情。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陈静在一家服装公司做销售工作,业绩很不错。可是公司为了开拓第三市场,决定减少服装的生产量,裁减员工,以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资金被转向了第三产业——房地产业。

现在,所有员工都面临着被裁减的危险,大家都人人自危。销售岗位要裁去一半人员,这不能不让所有销售人员心里打起鼓来。谁走谁不走呢?

陈静却镇定自若,而且工作比以前更努力。最后的结果是销售部人员走了一半,副主管也被辞退了,而陈静升任了此职。原来,陈静在平常工作中,就十分注意整理所有客户的资料,又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编程工作,为公司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为销售渠道的正规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早在一个月前,陈静就向主管拿出了这个数据库,并得到了认可,正在等待讨论通过与实施。

升职后的陈静除了将销售方式正规化外,还积极联系境外的销售客户。当第一次与意大利出口贸易签单时,总经理发现陈静竟能用流利的意大利语与客户交谈,不禁更加对她另眼相看。

事实上,只有真正有能力并且有实力的员工才能成为企业的主人翁,这样的员工不论面临企业怎么样的发展状况下都能保持自身优势,不仅不会被企业所淘汰,而且更会成为企业一心拉拢、挽留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要想在企业中一直保持自己的优势,立自己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完美的表现来征服企业,让公司领导看到你的实力,并让领导知道,失去你,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损失,因为你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当然,这也在于你的工作能力,要确实做到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公司物语】

在职场中,不管你处在什么职位上,只要你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好,就算别人学历比你高,条件比你优越,但胜利的肯定是你,最忌的是不甘处在当前的岗位上而自暴自弃;否则不但升职、加薪无望,你还可能随时被别人取代。

工作要用业绩说话无论是位居高位的领导还是厮杀一线的小兵,业绩都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工具。业绩是证明你于企业来说是否“必须”的终极标准。任你学历如何高、资历如何深……业绩不佳,一切免谈。

当郭士纳出任IBM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时,正是IBM亏损严重、即将分崩离析之时。郭士纳挽救企业的第一招就是裁员,裁去那些业绩平平的员工。

面对员工的抱怨,郭士纳说:“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但你必须拿出点业绩让我看看,得给公司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能继续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有些员工可能认为上司这样做太冷酷无情了。员工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公司高层没有一点仁慈之心呢?可是,如果从公司的角度换位思考就会明白这一切。一个公司要生存,要赢得核心竞争力,关键就是员工创造出来的好的业绩。就像动物世界中适者生存一样,公司的生存也是优胜劣汰。那些业绩平平或者躺在功劳簿上试图一劳永逸的员工,公司会视为沉重的负担,并毫不犹豫地清除出去。否则,就会把企业拖入万劫不复的泥潭。

在工作中,没有所谓的苦劳,只有功劳,一切靠业绩说话。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有些人所自诩的10年业界经验,不过是一年经验重复10次罢了。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阻碍了自己的成长,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盈利是企业的天性,也是其存在的意义。而业绩正是支撑企业盈利的柱石。业绩是维持企业运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每一个员工的业绩作为支持。

在惠普公司,前任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就是靠业绩说话的“不倒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惠普公司曾换了四任CE0,而他反而却连升四级,他不仅稳坐中国区最高领导的位子,而且前面加上了“全球副总裁”的头衔。当记者问及他不断晋升的秘密时,孙振耀露微笑着说:“在我的领导下,中国区的业绩连续两位数增长,是全球惠普增长最快的地区,您说,哪位老板不喜欢我这样的打工仔呢?”

要想让老板重用你,让自己的职业前途大放光芒,最关键的是要做出业绩。在老板看来,业绩面前人人平等。他们用人就是要看业绩,唯才是用。即便员工和老板素不相识,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也不用担心老板不会重用自己,只要你有业绩,这就是晋升的基础。因此,优秀员工都会用业绩套牢老板的心,让他们离不开你的业绩。

【公司物语】

工作就是要用业绩说话,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能力优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把工作做出色,做出非凡的业绩。如若不然,你就永远只能落于人后,并最终面对被淘汰的危险。

微信搜“酷匠好书”,关注后发作品名称,免费阅读正版全文!更新最快!
快捷键:空格键-向下翻页并进入下一章、左右键【 ← → 】直接进入上/下一章
已经是第一章了
  • Aa
  • Aa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