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了追求资金的稳定增长,提出了著名的能力圈原则,其核心思想为:投资者一定要把自己的投资目标限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不熟悉的坚决不买。
“能力圈”是巴菲特在1996年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熟不买,不懂不做”。在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他一直坚守这一原则。只要观察一下他长期持有的股票,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在这一原则上的坚定性。
巴菲特认为,衡量是否理性投资的关键,就是看他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他说过:“你可以选择一些尽管你对其财务状况并非十分了解,但你对其产品非常熟悉的公司。”我们对其产品或服务非常熟悉的公司一般出现在三个圈内,即: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巴菲特所选择的公司股票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三个圈。
工作圈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对于我们来说,长年累月地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并与工作相关的公司打交道,那么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熟悉、了解程度,是很多证券分析师无法相比的,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巴菲特就非常善于在自己的工作圈内寻找投资机会,例如《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就是他在工作中发现的。
巴菲特的第一份工作是13岁时送《华盛顿邮报》。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通常巴菲特下午5点20分出发,坐上开往马萨诸塞大街的公共汽车。聪明的他把春谷区的两条投递《华盛顿邮报》的线路和两条投递《时代先驱者报》的路线结合起来。后来《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了《时代先驱者报》公司。巴菲特后来又把西切斯特公寓大楼的报纸投递工作揽了下来。
在近4年的时间内,他同时建立了5条送报路线,总共赚了超过5000美元。巴菲特最初自己当散户做股票,有一半资金来自于送报攒的钱。
时间过了30年,原来的小报童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家,43岁的巴菲特大笔投资《华盛顿邮报》,赚到了股票投资中的第一桶金。他投资1000万美元,持有这只股票37年,挣了15亿美元,上涨了150多倍。巴菲特自己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给自己带来了股票投资中的第一桶金。
生活圈
生活中也隐藏着许多投资机会,也许很多人会因为太过熟悉而忽略,但真正优秀的投资者是不会放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投资目标的。巴菲特就有很多股票来源于生活中,可口可乐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只。
在生活中,巴菲特接触时间最长、消费数量最大的莫过于可口可乐。早在1936年,他还只有6岁的时候,就去爷爷开的杂货店里就以25美分的价格批发一捆6瓶的可口可乐,然后到自己家附近去零卖,一瓶卖5美分,这样一捆6瓶能卖30美分,净赚5美分,毛利率17%,相当高,而且卖得相当快。这样巴菲特从小就了解到了可口可乐的产品有多么畅销,产品有多么赚钱。
1988年至1989年,巴菲特终于找到一个绝佳的机会,一口气买进了12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后来这批股票升值到96亿美元,上涨了8倍,是巴菲特赚钱最多的一只股票。
交际圈
人的一生会结交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时会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可能会帮我们做出正确的选股决策。巴菲特好几次都是从朋友圈里找到了大牛股。
1991年,巴菲特购买了3亿美元的美国运通公司可转换优先股。而他之所以买入美国运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家公司的CEO哈维·格鲁伯非常能干,他有能力领导这家公司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但是,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让巴菲特感到怀疑。于是,巴菲特决定卖出运通公司的股票。
在已经做出卖出决策但还没有到期真正卖出的那个月,巴菲特碰巧与赫兹(Hertz)公司的CEO弗兰克一起打高尔夫。弗兰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经理人,精通信用卡业务。因此从第一杆开球区开始,巴菲特就不停问他,对信用卡行业怎么看。当他们走到第二块草坪的时候,一路上听了弗兰克的话,巴菲特就已经明白,美国运通公司的卡相对于竞争对手有一种惊人的垄断经营权,因此巴菲特决定继续持股。等到后面的第9洞时,巴菲特对美国运通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变得非常看好,以至于巴菲特从最初的准备全部卖出转变成了准备大量买入。
巴菲特马上将这部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成了1400万普通股,在短短几个月内巴菲特又投资4.24亿美元继续买入。1995年巴菲特再次增持,投资6.69亿美元买入2.17亿股普通股。1998年巴菲特又小幅增持108万股,总持股达到5053.69万股。至2004年年底,巴菲特所持股份占美国运通总股票的11.30%,买入成本为14.70亿美元,总市值为85.46亿美元。巴菲特投资11年总赢利70.76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4.81倍以上。